
認識不易過敏的金屬 飾品 材質,例如常見的 耳環 、 戒指 、 項鍊-銀飾篇
認識不易過敏的金屬飾品材質,例如常見的耳環、戒指、項鍊-銀飾篇
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會引起過敏反應的因素也不同,目前尚未有100%抗過敏的材質。
所謂的抗過敏材質就是對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引致過敏反應的材質,
一般而言,純銀是最基本的抗過敏材質,是對一般飾品過敏的人可以優先嘗試的材質。
銀飾並非完全抗過敏,畢竟有人天生就對銀過敏
至於K金、純金、316L鋼等,是比純銀更加穩定、不致敏的材質。
建議先了解自己的體質適合什麼材質。
若配戴飾品後短時間內開始紅癢,表示您對這種材質過敏,
若配戴上造成任何不適也請盡速就醫。以後就不建議配帶該材質的飾品。
因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以下是以大多數人不易過敏的飾品材質來說明。
925銀
銀飾一般是以925純銀製作,屬於嬌嫩的貴金屬材質,具一定保值性。一般含量為925/1000以上的銀即為純銀,國際上也公認925銀為純銀。
925銀針上頭會秀上很小的925,銀針偏軟,所以如果有遇到歪掉的可以輕輕的撥回來即可回復。
925銀也是會氧化的,若是飾品變色是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銀產生了化學反應,表面形成了硫化銀。
硫化銀並非掉色,氧化層可以透過清洗而去除。
因為每個人分泌汗液的酸鹼度都不同,所產生的氧化程度也不相同。
若你的飾品本身並不是全銀的,那大部份飾品為了讓飾品與身體接觸面的過敏可能性降到最低,常常會將與身體接觸那面用上925銀
例如耳環可能就會在與耳朵接觸處的銀針部份改用925銀,其餘部份可是使用k金或鍍金、銅等
這樣能在最小限度內做出最多不同材質搭配的樣式
為什麼不用純銀而用925銀?
在自然界中,銀是以高純度元素與其他金屬結合成合金形式,因本身質地較為柔軟,具有延伸延展性,反而不適合作為飾品材質
925銀為1851年意大利人蒂芬妮(也就是現在的 Tiffany & Co)的創辦人作出突破發明出925銀,除了92.5%的銀之外,另外為7.5%的白銅,用以改善過軟及氧化變黑等問題
之後925銀被國際公認為國際標準最高的含銀量和純度,成為銀飾品主流
925銀保養方式
- 可以常常貼身穿載:透過人體的油質也能使產生類似銀油的保養效果,產生溫潤自然的光澤。若長時間不配戴,一定要用軟布擦拭乾淨,免得汗漬留在飾品上造成腐蝕
- 保持乾燥隔離空氣:銀飾品若不配戴時,須隔離空氣避免銀飾品氧化變黃變黑,盡量保持銀飾的乾燥,放進密封收納袋,切勿接近溫泉。
- 使用拭銀布或牙膏:銀飾品若因空氣氧化、接觸到汗水、溫泉或強酸溶液時而變黑,此時您可以使用拭銀布擦拭銀飾品的光滑面,飾品上有雕花或是不規則表面,您可以使用軟毛牙刷沾上少許牙膏輕輕刷洗,刷洗後讓泡沫附著在銀飾品上約一分鐘,再用清水沖洗乾淨
用軟布拭乾後,就會發現您心愛的銀飾品又恢復它的亮麗本色。若使用拭銀布能夠恢復約7.8成的銀白狀況,就無需使用拭銀乳和洗銀水了,因為這些產品都具有一定的腐蝕性,銀飾在使用過這些產品之後,會越發容易變黃。另外,擦銀布含有銀保養成份不可用水洗。
其他銀的種類
泰銀
泰銀在此之前是999的銀,現在也有部份銀物料製造商會將925銀製造出古銀的效果,這種也稱為泰銀
藏銀
一種通行於西藏或泥泊爾地帶的一種飾品銀,一般由70%的銅與30%的銀合成,含銀量少,價值較低,近年大多藏銀多微白銅和錫的合金,已不再含銀
小知識
- 銀的離子以及化合物對某些病毒、細菌、藻類、真菌類顯現出毒性,但對人體「幾乎」完全無害,銀的這種殺菌效應使得它在活體外就能將生物殺死
- 凝膠及繃帶大量使用銀,銀的抗菌性來源於銀離子,由於銀離子可和一些微生物用於呼吸的物質形成強烈的結合鍵,此物質不能為微生物所利用,進而使微生物窒息死亡
- 銀也作為效用廣泛的抗菌劑進行新的應用。其中一種就是將硝酸銀溶於海藻酸鹽中,用於防止傷口感染,尤其是燒傷傷口的感染
- 銀並不會對人體產生毒性,但長期接觸銀金屬和無毒銀化合物也會引致「銀質沉著症」。因身體色素產生變化,皮膚表面會顯出灰藍色,雖無毒性,但會影響外觀